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在巴黎,1892年,有着医师资格证的毛姆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191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1919年,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1944年写了以二战为背景的《刀锋》。
后三部被称为毛姆的“人生三部曲”。这三本书中,毛姆采取了局外人的态度冷静剖析人生难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生的选择,引领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每部作品中,他用犀利的语言为人们展示了事物的真相,剖析生活实质,让我们在迷茫中受到启发,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1,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月亮与六便士》
生活从来都不是幻想中的风花雪月,而是现实中的人生琐碎,柴米油盐。
不管你闯得过闯不过一关又一关,生活都不会停止,照样继续,闯不过的只是我们的情绪。
不喜欢受伤的感觉,所以才在看清真相的时候选择假装无视或者逃避。
在幻想和迷茫中逐渐走出误区,辨清方向,成长,成熟。
2,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事:你接连数月每天都碰到一个人,于是你同他的关系便十分亲密起来,你当时甚至会想没有了这个人还不知怎么生活呢。随后两人分离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进行着。《人生的枷锁》
人生其实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没有人会陪到最后。
在这孤独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通过层层的枷锁,探到新的路。
或许在此过程中有一个人跟你同行,这只是你们之间有了相交的部分而已,他可能会陪你一段路。
但很快你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越来越走不到一起,当你们分开的时候,生活并没有变化,依然如车轮一样滚滚向前,曾经的苦涩已如过眼云烟。
3,等你年事稍长,就会发现,要使世界成为一个尚可容忍的生活场所,首先得承认人类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枷锁》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发现身边越来越现实的人和生活。
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世界,看待身边的人事物。
达不到自己目的自私不可避免。这是人类自私基因的本来状态。
4,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月亮与六便士》
人在受灾受难时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从不管这样的行为是否高尚,这就是人性。
而当人们的幸福感爆棚时,往往会做出高贵的行为,因为幸福的感觉让人觉得内心充盈,继而得到满足。
而发生灾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自我保护,这也是人的正常状态。
5,人不是单一的或好或坏,每个人都是高尚与平凡、善良与邪恶的混合物。《作家笔记》
人是复杂的,不能用单一的好与坏、高尚与平凡、善良与邪恶来评判,因为人往往介于这两者之间。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着普通人的认知和心理,凡事遇到的难题,首先很正常的以自我保护为要。
6,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事,是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的中心,而只是在边缘。《作家笔记》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生活很美好,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
然而,当遇到的难题一个个接踵而来,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以为。
它并不是以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已经经历过各种的不顺或磨难了。
经过磨难的你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随心所欲了,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预示成长、成熟。
7,做人的目的不是别的,只是为了寻求自身的快乐,即使是舍己为人,那也是出于一种幻想,以为自己所要寻求的快乐就是慷慨大方。《无所不知先生》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而最终的结局就是找到快乐。
因为快乐是我们心之向往,是我们内心的诗和远方。
哪怕是毫无实际的幻想,有时候我们都会喜闻乐见。
但是当我们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的人生乐趣的时候,生命的精彩故事就开始了。
8,若是你的快乐感不再那么强烈,那么你的痛苦也一样不再那么揪心。《作家笔记》
快乐和痛苦中和着我们的感受,当一件快乐的事情过后,快乐感随之逐渐消失,对那件快乐事情的关注也没有那么多强烈。
当我们遇到难事时,生活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感受。
当一切难题一一解决,痛苦的感受逐渐消失,先前痛苦的纠结也随风而去,不再难过。
所以,痛苦和快乐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感受而异。
9,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职业生涯上。太阳在没有透镜的情况下弯曲,集中在焦点上,永远不会燃烧物体。《作家笔记》
在迷茫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除却巫山,拨雾见阳光,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生活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找到生活中的目标,集中力量,攻破生活的堡垒,在前进中轻装上阵。
10,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月亮与六便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幻想中的风花雪月,一个理想中的诗与远方。
但是,当我们追逐梦想的时候,一路坎坷便开始了,没有一个追求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感受。
当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心中的那个诗与远方便被这种现实生活逐渐消弭。
缺憾即是一种美,没有任何一个人即能拥有诗与远方,又能拥有生活中的现实美满。
结语:生活中的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人的本能思维是接受好的一面,避免坏的一面。
我们不能因为好的一面就接受,不好的一面就拒绝。
生活既然有好有坏,那么尽力就接受,只有在尽力接受的基础上,才能相处办法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