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机器狗穿梭于大棚之间,24小时不间断地巡检着蔬菜的生长情况;智慧物联平台如神经中枢般介入整个园区的蔬菜全产业链,实现放风、施肥、补光等自动化管理;园区建设数字会客厅,形成从生产到市场的完整数字链……在寿光,一场由高科技引领的农业现代化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近年来,寿光市立足蔬菜产业,以高科技为引擎,全域规划、优化结构,激活农旅融合,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在纪都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寿光市现代农业的繁荣景象一览无余。这个占地380亩的产业园,累计投资达6000万元,不仅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了寿光蔬菜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还通过前沿的农业技术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这里,不仅是蔬菜全产业链的展示窗口,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园区内精准调控的高温大棚,在四季更迭中保持着最适宜的作物生长环境,成为现代化农业增收致富的坚强后盾;鱼菜共生无土栽培技术,将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巧妙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友好,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和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田柳镇数字农业产业园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典范,也展现出了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高精尖的数字设备与先进的管理系统,该园区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元化、更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里,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新魅力。
寿光农业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提升方面,还在于全产业链的智慧化升级。寿光市大数据中心与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联合打造的园区智慧物联平台,通过传感器、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根据蔬菜生长状况精准配比营养液。这一平台不仅扮演了“千里眼”和“听诊器”的角色,更推动了传统经验种植向现代智慧种植的转型。
寿光市注重农业品牌的打造和电商营销模式的创新。通过实施“定制农业”“基地直供”等特色电商营销模式,寿光蔬菜以品牌形式进入了全国的销售终端。5000多种蔬菜、种苗实现了网上销售,贝贝南瓜等农产品更是在全网销量领先;与世界500强正大集团合作的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项目,引入世界顶级的蔬菜自动化分等分级、机械化包装和信息化储运等装备。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寿光市还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工程,依托蔬菜产业优势,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培育富民产业和强村项目。羊口镇庄子新村党委成立了神农葚果加工共富工坊,围绕桑葚进行全链条精深加工,带动了当地就业和集体经济的增长,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双赢共富之路;稻田镇统筹西稻田村、张家营前村、张家营后村、李家营村4个村成立稻田新村,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共富园区,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配备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水肥一体机、轨道运输车等现代化设施,配套建设乡村振兴展厅、蔬菜分拣中心、蔬菜深加工车间等,通过科技赋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智慧科技入田间,让现代设施农业的效益最大化。如今,寿光市以高科技为引擎,从生产到市场,悄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数字链。这条数字链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为寿光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科技的引领下,寿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共绘一幅共富新蓝图,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农民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