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婧 北京报道
2025 年 4 月,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和世界最大的制造国,燃起了关税的“战火”。这一事件,不仅对中美两国意义重大,更在全球经济版图上投下了深刻影响的阴影。
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名列前茅。美国,凭借全球第一的经济体量,稳坐世界最大发达国家的交椅。中美经贸关系,宛如一条重要纽带,紧密连接着两国的经济脉搏,更关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美东时间4月2日—10日,美国单方面将对中国的关税从34%大幅提高至125%。这一违背国际贸易准则的举动,无疑是对正常经贸秩序的粗暴践踏,历史必将铭记这一损害多边贸易体系的时刻。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定力与自信。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9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经济都有坚实的基础实现稳定发展,也有充足的动力破浪前行。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近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不断抬头,严重扰乱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合作。自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方对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一系列遏制打压政策接踵而至。面对美方的无理挑衅,中方秉持坚定立场,依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内法律法规,果断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美方近期动作频频,先后发布“美国第一”贸易、投资政策备忘录和“美国第一”贸易政策报告执行摘要,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额外关税,还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提出征收港口费等301调查限制措施。这些行径,完全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再次将美方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的本质暴露无遗。它们既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又与倡导公平、开放、合作的多边主义背道而驰,严重破坏了全球经贸秩序,对中美经贸关系造成极大冲击。
在“关税战”持续升级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外循环面临的阻力显著增大。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潜力。相比2006年,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从8%大幅跃升至15%,出口依存度却大幅下降,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尽管如此,过度依赖外需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扩大内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这一发展方向,摒弃侥幸心理。
从历史角度看,特朗普奉行单边主义、“去全球化”,坚持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猛烈打压中国。这种行径看似偶然,实则是美国作为全球霸主长期以来排挤和打压新兴大国的必然体现。
随着“关税战”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手段愈发多样,范围不断扩大。除关税层面外,科技封锁、投资限制和地缘政治封锁等举措持续加码,试图全方位遏制中国发展。但美国这些行径,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对等关税”为例,其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对等关税” 实施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分别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成为关税的最终受害者。受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美国国内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品零售价格上涨压力剧增,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同时,“对等关税”还严重削弱美国产业基础。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却忽略了经济规律。关税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逐级传导,不仅没有实现制造业回流的目标,反而加剧了供应链断裂与产业空心化风险,使得美国发展制造业的难度骤增。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最终都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身上,给美国企业和民众带来沉重负担。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不能达到其预期目标,反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充分暴露了单边主义的局限性。在这场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应深刻认识到,只有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推动多边合作,携手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复杂局面,才是实现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