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论语·述而》
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法言·学行》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王符《潜夫论·赞学》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现象。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说
初中时我们学过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那么《师说》怎么理解?
——解说有关“从师” 的道理
了解作者
韩愈,字退之,(古人取名、取字,有讲究,“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是相反或相同的意思)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768—824),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称官职、称为官之地、称谥号、称家中排行、称居所名)
故事中了解韩愈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 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 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
退之的由来
十九岁时,恰逢皇科开选,韩愈去京城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恃才高,结果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散尽,他移居洛阳求助友人。
在洛阳,友人牵线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威望。
一天,卢小姐想规劝韩愈戒骄戒傲,晚饭后二人闲聊诗文。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
进一步了解作者
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赞誉他的文章是“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
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
古文运动: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被称为当时的古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言贵创新,文章要要言之有物、句易通、义易晓,文章要质朴。以我手写我心,要真情实感。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梁衡散文《读韩愈》:
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写作背景
我国古代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大了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
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
内容讲解:
研读第一段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通“授” ,传授)业解惑(疑难)也。人非生而(承接连词)知之者,孰(疑问代词,谁)能无惑?惑而(转折连词)不从(跟从)师,其(指示代词,那些)为(动词,成为)惑也,终不解矣。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得不到解答了。
生乎(介词,在)吾前,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比)吾,吾从而(递进连词)师之(以之为师);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动词,学习)道也,夫庸知(哪里知道)其年之(助词,取独)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
再读第一段,梳理层次
开篇即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阐述“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师标准和原则: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是典型的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根据纲目 尝试背诵第一段。
研读第二段
嗟乎!师道(从师的风尚)之(取独)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代词,他);今之众人(普通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学于(向)师。是故圣(圣人)益圣(圣明),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表推测,大概)皆出于此乎?
译文: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其身也,则耻(却,以……为耻)师焉,惑矣。彼(指示代词,那些)童子之师,授之(他)书而习其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者也,非吾所谓传其(指示代词,那些)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不知句读,不解惑)或师焉,或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古今异义)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巫医乐师百工之(代词,这些)人,不耻(以……为耻)相师(拜别人为师)。士大夫之族(这类人),曰师曰弟子云者(如此之类),则群聚而(表修饰)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修养和学问)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恢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士大夫们)不齿,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语气词)可怪也欤!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就说:“他和他(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这些人,可真奇怪啊!
思考:第二段论述了什么问题?
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为抨击“耻学于师”的现象,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证?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择师教子 —— 自身耻师
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是否可以调换顺序?
角度不同:纵比,横比,自比。
语气不同:揣测、疑问——批评、责备——讽刺、批判
层层递进,不能调换。
当时的士大夫读书风气具体有多差呢?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qiè)挈而东,如是者数(shuò)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再读第二段,梳理层次。
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三组对比分层论述
第一层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第二层: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焉”
第三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研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这类人),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懂得道理)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门研究),如是(代词,此)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第三段论述了什么问题?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研读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爱好,喜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全面)习之(音节助词,不译),不拘于(介词,被)时,学于(介词,向)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目的连词,来)贻(赠送)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小结
本文是中国古代论说从师学习的名篇。文章着重阐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了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选择老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师生关系中,认为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可以互相学习。
全文论证结构
立论: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立
反面论证:批判耻于从师(三组对比)——破
正面论证:师生关系与师道关系(能者为师)——立
创新点:
1、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2、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3、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拓展延伸
穿越千年,这篇文章仅仅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吗?我们今天读来是否有所启示?
理解性默写
1.韩愈在《师说》中,用“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好古文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师说》中年龄、学问相仿的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理由是“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
4.《师说》中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似的。
5.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解释。
6.韩愈的《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句说明求学的人历来都要有师承,“圣人无常师 ”说明品德完美的人会找很多的老师学习。
7.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韩愈的《师说》文末用“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同时还以“余嘉其能行古道 ”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直接原因。
9.在《师说》中韩愈指出,人们爱自己的孩子,会“择师而教之 ”,但这种老师往往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不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
10.韩愈在《师说》的末段肯定了李蟠不受时俗限制、主动求师问道后交代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师”(文中出现26次)
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1、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老师”讲)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专门技艺人”讲)
3、孔子师郯子……师襄(作“姓”讲)
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1、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学习、效法”讲)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偏正关系)
3、吾从而师之(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之”(文中出现25次)
1.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1)择师而教之(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他”“他们”)
(2)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同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2、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古之学者,必有师。(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3)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的标志)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3、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两种情况
(1)、蚓无爪牙之利(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2)辍耕之垄上(作动词,“到”、“往”)
“其”文中出现17次
作代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1)表猜测,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2)表感叹,其可怪也欤(加强感叹语气)
其他文言现象不再一一列举。
一定要准确翻译的几个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文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