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公告称,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杜邦中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依法对该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公告发布后,杜邦公司美股盘前下挫,跌幅达8%;截至4月4日美股收盘,杜邦股价跌幅达12.75%。
深圳卫视直新闻查阅杜邦中国官网得知,这家公司实际上是一家军民两用企业,其重要产品包括面料、纤维与无纺布、个人防护装备等,涉及汽车、建筑、能源、政府与公共部门、军用、执法、包装与印刷等多个领域。
杜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8年,美国杜邦公司当年在深圳注册成立全资的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之后杜邦在中国创建39家独资及合资企业,拥有员工约6000人,在中国总投资额逾8亿美元。
杜邦公司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红利,中国市场也成为杜邦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据杜邦2024年财务报告,中国是公司继美国以外第二大收入来源地,最近几年,杜邦中国区的营收稳定在其全球总收入的约20%,去年为23.45亿美元。

作为全球知名的化工公司之一,杜邦的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在1802年成立之初是靠售卖火药发家的,美国军队就是杜邦公司当时最大的客户。
靠着构建庞大的火药托拉斯,杜邦家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和洛克菲勒家族齐名。杜邦家族有高达3500名的富豪成员数量,还诞生了超50个超级富豪。
杜邦不断扩大产品线,现在几乎已经蔓延到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最长寿的公司之一。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尼龙、氟利昂等材料都是由杜邦公司发明的,借助其技术和财力优势,市场上也一直有其涉嫌垄断的传言。
据晨星咨询网站公布的消息,杜邦公司证实其特卫强(Tyvek)业务正在接受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特卫强俗称“撕不烂”,是杜邦公司旗下一种无纺布品牌,该产品结合了纸、布及薄膜的特点,在应用上比传统布料更灵活,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防护、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该布料由杜邦公司于1955年发明,于1967年规模化生产,之后一直被杜邦垄断,迄今已经58年。
但杜邦维持特卫强的垄断也引发很大争议。实际上,作为一项发明了70年的专利,有不少企业都发展出新的技术来实现相同的性能,杜邦公司的反应则是打压后起之秀。但后起之秀财力无法与之匹敌,因此在法律战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外界注意到,去年10月,杜邦公司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诉一家中国企业,要求阻止其部分产品进口美国,理由是后者侵犯杜邦公司特卫强的相关知识产权。但这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使用的是2019年自己研发的新技术,实现了工艺突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资料图)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违法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违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2024年,特卫强在中国的销售额为9000万美元。观察指出,杜邦公司特卫强受到调查可能会导致中国乃至其他地区的客户停止使用特卫强并寻找替代材料。这可能会导致杜邦的销售额和利润下降。而且由于化学品生产的高固定成本性质,产量下降将对利润产生巨大影响。而中国企业选用同等性能的国产替代材料,也将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潜能。
不过,由于杜邦依然可以在中国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因此中国仍将是其重要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表示,希望杜邦公司能公平公正公开地在中国开展业务,而不是形成它自身的垄断地位,并通过垄断地位来获取利润和份额,形成垄断优势。“这是中国严格禁止的,此次的反垄断调查也会持续对美国,包括杜邦公司在内的其他公司形成一定压力。”
作者丨俞哲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