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作为中国生态环保领域高规格展览展示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盛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成功吸引了国内外近千家展商携最新技术成果来参展。

山东领军环保科技展示固废资源化利用产品
一场盛会就是一个大型的平台,也是观察行业发展的窗口。青岛作为主宾市,20多家领军企业和头部企业分享了绿色发展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等,展示了青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成果。在青岛主场日活动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9个项目进行现场集中签约。面向未来,青岛将以展会为媒,吸引更多企业走进青岛、投资青岛,用好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等平台促进区域合作,深耕生态环保产业蓝海,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为构建中国特色环保产业创新体系提供鲜活的区域实践样本。
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的“青岛样板”
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全球首创氢能轨道吊、全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干式炉渣处理系统……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4号馆,青岛24家知名企业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组团亮相,彰显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青岛力量”。
在青岛地铁展区中,重达800多公斤的碳纤维地铁列车转向架构件实物的展出,成功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相较传统金属材料车辆,碳纤维列车整车减重约11%,具有更轻更节能、轮轨磨耗更少、运维成本更低等显著优势。”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主任设计师刘金柱介绍,碳纤维地铁列车已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实现了我国轨道车辆轻量化技术的迭代升级。
青岛特钢以超洁净钢的代表产品帘线钢以及齿轮钢等钢制品闪亮登场,通过展示“节能-减排-替代-循环-智能”绿色制造的低碳生产体系,完美呈现了绿色工厂应有的模样。“我们长期坚持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双轮驱动战略,追求低碳绿色生产,以绿色特钢产品赋能全产业链减排。”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广亿表示。
青岛海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医废、危废装置的现场展示,凸显了它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方面的雄厚技术力量;首创啤酒高浓废水与市政污水协同处理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城镇污水零碳源投加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生活垃圾渗沥液浓缩液全量化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青岛水务集团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成为展会上的一抹亮色。
在青岛,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的“样板”可远不止这些。中国国际环保展提供的舞台让青岛企业全方位展示了逐“绿”前行的成果,从能源的清洁转型,到工业的绿色升级,再到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科技创新正引领着绿色发展的未来。
走进展会现场,不仅看到了全球前沿的科技和产品,也能深刻感受到科技与环保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青岛吉美来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标准化智慧站房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驻足观看,这一智慧运维装备可以远程全域感知并主动响应,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能进行智能调度以及自动化应急报警,同时还可实现无人运维。
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携旗下多款前沿环保监测装备、智能解决方案及最新科研成果亮相展会,集中展示了4大系列热门产品及解决方案。多年来,崂应深耕光谱技术、大数据分析、环保服务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领域,自主研发的多项科技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崂应智慧环保产业链。
山东领军环保科技集团携其自主研发的绿色建材新型产品、环保科技以及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等创新性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示其在固废资源化、环保科技、再生资源产业链等领域的硬核实力,吸引了不少前来咨询的观众。
青岛环保产业打造新增长极
目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形成覆盖水、大气、固废、土壤、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的工程、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已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
在展会启动仪式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国内20家重点企业进行签约,将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准制定、认证检测等关键领域、重点方向开展深度合作,青岛海发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我们双方将在科技研发、政策宣传、标准制定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生态环保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青岛海发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投资部部长孙素鹏表示,在本次展会上,海发环保能源以“全场景低碳服务专家”的全新定位,向全球展示了覆盖工厂、学校、体育馆、污水厂及产业园区等八大场景的定制化服务体系,引起了国内众多企业的兴趣,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希望下一步能产生实质性合作。
在青岛主场日活动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青岛一道推介创新基地、发布基地环保发展需求、举行创新基地人才基地授牌仪式等,上合绿色低碳建材服务项目、上合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移中心等9个项目进行现场集中签约,将为创新基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作为国家级的重要平台,创新基地通过构建“一窗口三平台”,将在更广范围链接、整合资源,而这次展会为促进国内外供需对接提供了良好机遇。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表示,建设生态环保创新基地,聚力打造面向以上合组织国家为重点的生态环保国际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旗舰平台,推动我市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走出去”,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落户青岛,以国际合作带动产业发展,将成为我市扩大开放格局、集聚内外资源,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美丽青岛建设等过程中,青岛实施一系列环境治理专项攻坚行动,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持续、丰富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经过多年培育和扶持,青岛大量环保制造业企业、环境服务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业企业茁壮成长,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环保知名品牌,多家企业研发和掌握有机废气治理、生态修复、“三废”资源利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效促进青岛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在全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生态环保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生机勃勃的环保产业正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新的绿色增长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