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奋发有为往前赶”系列新闻发布会4月10日举行,介绍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有关情况。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光储产业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加速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一年。安徽将支持优质企业并购重组。动态梳理潜在并购企业、拟引进战略投资企业清单,跟进推动意向企业撮合对接,落实省级并购重组专项政策要求,在光储专项政策中对各市并购贷款给予贴息奖励。
为支持光伏储能行业企业并购重组,培育壮大光伏储能优势企业,安徽省光储办出台了《支持光伏储能行业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若干工作举措》(以下简称《若干工作举措》),明确了五方面具体措施。据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潘峰介绍,《若干工作举措》明确重点方向,明确支持并购光储行业先进产能和优质资产,支持钙钛矿单结电池、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液流电池储能、氢储能等重点领域通过并购重组加快技术布局。
据介绍,《若干工作举措》还要求建立光储行业并购重组信息交流机制,常态化做好“两个清单”意向企业之间的撮合对接。用好省优质中介机构库、金融机构库,为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提供专业服务,提高重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支持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母基金等设立并购重组子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为光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提供支持;鼓励各市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光储行业并购重组。
近年来,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综合整治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潘峰表示,安徽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光伏产业的省份之一,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先进光伏产业加快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上,明确将硅料、硅片、TOPCon/HJT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环节移出招引目录,招引重点调整为产业链高价值高成长环节和国产化率偏低的配套环节。与此同时,要求地方“坚决遏制盲目铺摊子,审慎招引‘无资本、无技术、无订单’的跨界投资项目”。
从成效看,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及时劝退、中止7个跨界电池片、组件项目、超80GW产能;全年未引进一家硅料、硅片(拉晶)项目,光伏电池片、组件新签约项目总产能同比减少90%和82%。全省P型产能全部出清,N型电池片产能占现有产能比重在全国率先达到100%。2024年,安徽电池片、组件产能利用率达到67.2%和56.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2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安徽先进光伏产业实现利润100.8亿元。
近年来,安徽光储企业“出海”步伐加快。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光储产业出口额达到438.7亿元,位居全国第五,电池片、组件、锂离子电池等主要产品出口量增幅均超50%。阳光电源中标沙特7.8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英国4.4GWh欧洲最大储能项目和1.5GWh东南亚最大储能项目,合同金额超百亿元。捷泰科技阿曼年产5GW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国轩高科摩洛哥20GWh锂电池项目和斯洛伐克20GWh锂电池项目先后开工建设。
姚凯表示,将常态化开展光储企业出口相关专题培训,引导企业加快完善ESG建设、碳足迹管理;支持徽派企业国际经贸联盟组织企业抱团出海,着力构建产品出口优势。继续深化“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定期发布光储领域境内外国际知名展会推荐目录;组织省内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光伏展、迪拜光伏展等国际知名展览展会活动,不断扩大安徽光储产业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