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专访】《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61岁 一切才刚刚开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01:00    

“我的前半生都在等,等弟弟长大,等女儿长大,等外孙长大,好像我的这一生都在围着别人转……”

去年的高分电影《出走的决心》,讲述了一位普通家庭妇女李红长期身陷家庭矛盾,愤而离家找寻人生意义的故事。原型正是“50岁阿姨自驾游”博主苏敏。

自驾出游的第五年,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苏敏在云南度过了她的61岁生日。年过花甲,世俗眼中的暮年,于她而言是新的起点。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在云南 遇见春暖花开

春日的滇池湖畔,阳光正好,正午的微风带着一丝清凉拂过房车营地。送走了客人,苏敏坐在遮阳棚下的折叠椅上,不时滑动着手机屏幕,享受着独处的时光——没有匆忙,没有焦虑,可以自由感受当下的宁静与自在。

折叠桌上,粉丝送的粉色杜鹃开得正艳,这是苏敏最喜欢的花。从小生活在西藏,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这份记忆在云南得以重启。“感觉整个云南都是被鲜花包围的地方,每天拥有和花儿一样美好的心情。”

自驾20多万公里,走过大半个中国,苏敏坦言云南是她最喜欢的省份,虽说这是她第三次到云南,但每一次都惊喜不断:农贸市场里叫不上名的野花野菜,心心念念的版纳烤鸡,以及各地浓郁的民族风情,都让她痴迷。随着泼水节临近,苏敏也有些心动:“想买一身漂亮的傣装,带着女儿去版纳过泼水节。”此行她更希望走进乡村,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体验民族风情。

“云南人很热情,骨子里也透着一种朴实。”就在前两天,苏敏发了一条视频,邀请云南的粉丝陪她一起度过61岁生日。原本以为只有十几位粉丝,没想到来了三四十人。大家一起烧烤、畅聊人生,感受春城三四月份的明媚和美好。

临别时,无辣不欢的她还给每一位粉丝朋友准备了自制的辣椒油。“没领到的我还要了地址,给他们每人寄一瓶。”苏敏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粉丝们的热情。

不愿规划 随遇而安、接受变化

五年前,对自由的向往牵引着她走出了家门,一辆polo成为了她临时的家,方寸之间是她最舒展的天地,也装下了对于后半生的期待。

如果说一开始出走是为了摆脱某种生活状态,那么至今还在路上,则是因为享受无拘无束的日子。自在是贯穿于苏敏一路旅行的主旋律。

旅途中的苏敏 受访者供图

就在今年,苏敏换了一辆更智能的新房车,这个流动的小家不仅装得下四季的衣物、被褥、常备药,也满足了做饭、洗浴等各种需求,因为有了鲜花装扮,多了几分温馨和浪漫。

“我带的衣服不多,都是色彩鲜艳的,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都是穿黑色、灰色衣服,现在都被我丢了。”告别了一种生活方式后,苏敏整个人变得快乐了很多。每天都能吃上自己喜欢的辣椒炒肉,不用总是顾及别人的口味。

外人眼中的漂泊感,苏敏并没有感受到:“如果觉得漂泊我就不会出来了。”常人眼中的孤独,在苏敏这里却是最为可贵的。遇到聊得来的旅友,大家会短暂聊一聊,接着踏上各自的路途。旅程中,更多的时候她喜欢一个人做饭,“出来就是图个自由,大家口味不同,不会相互打扰和麻烦。”这份边界感,是她在半生风雨中淬炼出的生活哲学,用恰到好处的距离守护着内心的自由。

当然,除了潇洒自在,房车旅行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营地,时常停车得找半天;遇到车子抛锚有时需要独自换胎。“你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学会了这些技能。”聊天的间隙,苏敏娴熟地将绳子固定在地钉上,以防遮阳棚被风刮倒。

至于下一站去哪里,苏敏从没想过,因为人的计划会随时被打乱。就好比前不久翻山越岭去贵州毕节看百里杜鹃,到了才发现,今年的花儿还没开,索性就留个遗憾下次再来。“我不喜欢做规划,人生哪有万无一失,你做的准备再充足,也总会有遗漏,所以随遇而安就好,费那个精神干啥?”

电影还原度80% 很欣慰能给人带来反思

去年9月,以苏敏为原型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上映,它撕开了传统家庭关系的温情面具,也让观众直面女性乃至所有人在角色期待与自我实现间的永恒矛盾。

随着电影热播,苏敏的过往、现状都成为关注焦点。“电影还原度大概有80%吧,看的时候挺触动的。”苏敏坐在电影院时发现,现场观众以女性居多,虽在意料之中,但她更希望男孩子们能多来看一看。

电影上映后,一位女孩的留言曾让苏敏泪目。她和父母看完电影后,爸爸破天荒主动给妈妈倒了水、点了妈妈喜欢吃的菜,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我的家终于有变好的趋势了”女孩的一句话,让苏敏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意义。

“我不鼓励出走,相反希望大家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学会尊重对方、解决问题。”苏敏曾在自己的视频中分享:“找寻自我不一定要出走,但一定要在心中为自己留那么一点位置,从现在起关注自己的需求。”

“以前在家的时候,整天围着锅碗瓢盆和孩子转,和女儿并没有那么多话聊。那会儿能聊什么呢?”苏敏笑了笑,语气轻快起来,“现在不同了,比如我走到云南,会和女儿分享这里的见闻,和外孙也经常视频,家人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多。”

怎么做才是关注自己的需求?苏敏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给孩子买冰淇淋的时候,记得给自己也买一个;吃鱼时不再总抢着吃鱼尾……照顾自己的需求,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选择一直在路上 有限的时间做好自己

一路走,一路分享,苏敏最初做自媒体,是为了挣旅行的费用。如今,拍摄视频不仅是为了赚油费,也希望能传递一种生活态度:“老年人前半生已经为孩子、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后半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因为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们重来了。”

旅途中的苏敏 受访者供图

“寻找自己,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步入花甲之年,苏敏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老年人的生活同样需要被看见、被尊重,而不应总是为子女让步。她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们老年人60岁以后也可以重新做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给社会和家庭添负担。”

“苏阿姨什么时候回家?”面对网友的关切询问,苏敏嘴角扬起笑容:“只要身体允许,我想我会一直在路上。”

短暂的休整之后,苏敏决定再出发,载着女儿前往西双版纳。车轮再次转动,后视镜里,淡去的是前半生的遗憾和等待;往前走,是自由无界的远方。

策划:期俊军 刘畅 张成

文字:期俊军 龙彦

视频:娄新月 刘畅 陈思蒙

美术:陈思蒙

特别鸣谢:云旅山海房车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