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伞匠:老手艺“修”出小幸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12:00    

原标题:

修伞匠:老手艺“修”出小幸福

洪观新闻记者 吴跃强/文 侯欣伟/图

很多时候,只有到了下雨天,人们才会想起雨伞。而今年71岁的徐宗培,无论晴雨,都在和伞打交道。

徐宗培是一位修伞匠,16岁进入江西伞厂工作,退休后又修了十多年伞。作为一位老手艺人,徐宗培用一双灵巧的双手,让一把把破旧的雨伞“焕发新生”,受到居民的欢迎。

徐宗培正在认真修伞

与伞相伴50多年

春日里,阳光明媚,南昌爱美的“00后”女孩小陈找出了她的太阳伞。这把伞是她刚踏入大学时精心挑选的,双层防晒小黑伞,伞面下“绽放”着美丽的花朵。然而,这把心爱的小伞却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一根伞骨折歪了。

4月5日,小陈来到八一桥附近,寻找一位修伞的徐师傅。“在小红书上看到的,都说徐师傅修伞手艺特别好。”经过一番寻找,小陈在阳明路的八一桥公交站后面找到了这个小小的门店。

徐宗培正站在工作台后忙碌着,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型号的伞骨、伞布、工具,旁边立着一个装满待修雨伞的框子,墙上也挂着各式各样的伞。

接过小陈的伞,徐宗培熟练地撑开、旋转,迅速找到了折歪的伞骨。左手捏住错位部分,右手拿起小工具,轻轻一夹,伞骨就散开来,他将那根小伞骨拔出,换上了一根新的。

“好了,问题不大,付3元吧。”短短几分钟,一把坏了的太阳伞就在徐宗培的手上变好了。

3元钱的修伞费让“00后”女孩很惊讶,拿起修好的伞,小陈向徐宗培投去敬佩的目光。

徐宗培16岁与伞结缘,被分配到江西伞厂工作。“那时候能进国营厂是件很自豪的事,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徐宗培在厂里跟着老师傅认真学技术,从普通工人做起,干到技术岗位,再到管理岗位,一直干到退休。

“这辈子就是跟伞打交道,退休了我还是想用自己的技术做一点事情。”2014年,徐宗培在阳明路租下这个门店,开始修伞卖伞。

价格公道惠街坊

“徐师傅,我这两把伞都坏了,你看看能不能修好。”当天,家住青山湖大道的罗大爷特地拿着旧伞过来找徐宗培维修。

徐宗培检查后说:“一把伞有两根伞骨坏了,另一把的开关坏了。”说完,他用钳子将已经坏了的伞骨剪断,换上新的,将伞布罩在新换的伞骨上,用穿好的针线缝起来,一会儿工夫一把伞就被修好了。

“他人很好的,我以前住在这附近,认识他几十年了,这一带老住户都知道,谁家的伞坏了,都会拿到他这里来修,修得又好又快,价格还公道。”罗大爷说。

正说着,又有顾客上门。“师傅,我的伞修好了吗?”“早就修好了,才来拿呀。”一位老人前来取伞,拿到手撑开试了试,满意地说:“伞坏了就一直放在家里,扔了觉得可惜,听邻居说这边有修伞的就送来了,不着急用就没过来拿,才花几元两把伞又能接着用,太实惠了。”

“现在修伞换小配件一般3元,换伞骨收费5元,收费高的也就10元左右。”徐宗培说,收费不高,这么多年来,主要为了方便街坊邻里。

一来二去,徐宗培修伞的手艺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仅有附近的居民,有专程坐车赶来找他修伞的人,还有人从网上找到他,通过快递把伞寄过来维修。“基本上没有我不会修的伞,修过的伞也数不清了。”徐宗培告诉记者,平均下来一天要修20把伞,每到雨后天晴那就更忙了。

修伞看似很简单,但拆、装、缝可都是技术活,必须得用心。每一把送到徐宗培手里的伞,他都会仔细地检查每一处破损,分析问题的根源,然后找到合适的修复方案。无论是伞骨断裂、伞布破损,还是伞柄松动,徐宗培都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让雨伞、太阳伞焕然一新。

用手艺守护那份记忆和情感

徐宗培的小店门口,一块写着“修伞”的牌子,在岁月的洗礼下已略显褪色,但在老街坊眼中,这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信赖的标志。

每位来修伞的人,都有不同的情结,有的是勤俭节约,有的是为了雨伞的纪念价值。无论是何种缘由,徐宗培都会尽力帮他们修好,让老手艺发挥光和热,方便大家。

来修伞的多是老居民,家住大士院的赵阿姨表示,现在一把新的折叠伞也就二三十元,虽然价格便宜,但节俭最重要,能修好的雨伞一样能遮阳挡雨,一把伞修修补补用个几年没问题。

“要注意开、收伞的力度和方法,掌握好能让伞的使用寿命更长。”徐宗培很在意伞的耐用度,也会细致地教顾客如何去保养伞。

据徐宗培介绍,店铺虽小,但不缺客户。“老顾客总是会帮着介绍新客户。”还有一些热心的年轻人帮他拍视频,上传到网上做宣传。

随着时代发展,会修修补补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这些蕴藏着时代记忆的老手艺正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但徐宗培却很乐观,他表示,社会的进步正倒逼老手艺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

谈到对于今后手艺的传承,徐宗培指着墙壁上贴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传授修伞 招收学徒”。徐宗培表示:“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接着干下去,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事,并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在徐宗培看来,修伞并非简单的修补,而是一门需要耐心与细心的艺术。他深知,修伞这门小技艺,承载的是人们对生活的记忆与情感。记者看到,徐师傅安静地站在那里摆弄着手上的雨伞,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在他眼里都不及手中一把雨伞所撑起的天地。

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