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带着干,日子有奔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9:33:00    

3月31日,莒南县团林镇曾家庄村村民李为财赶着去听中草药课,课堂被设在了田间地头。“种草药和种庄稼可不一样,湿度、间距都有讲究!”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技术员樊继宝正详细地向围观村民讲解种植要点。为降低种植风险,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质种苗,推广地膜覆盖保墒、生物防虫等实用技术,并划分责任田块,由党员带头包保管理。“以前自己摸索,成活率不到60%,现在按标准来,苗子九成以上能活!”李为财认真听完课后,不断感慨。

曾家庄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零散、传统作物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2024年,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指导下,瞄准市场需求旺盛的中草药产业,成立莒南县鑫港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动模式。“过去村民零星种植中药材,规模小、技术差,销路也不稳定。”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曾凯介绍,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土地流转整合40多亩连片土地,动员20余户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和资金占股20%,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为解决技术短板,合作社聘请本地中草药种植专业户成立技术服务队,提供标准化种植技术,并建立“田间课堂”,定期邀请县镇农技专家现场指导。

近年来,团林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三富行动”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小产业带动大民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截至目前,团林镇累计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7家,打造了桑园新村无性系茶苗繁育、沙沟新村金秋红蜜桃种植、团林新村和黄所新村黄桃种植等“一村一品”品牌,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10万元。

在曾家庄村,中草药种植不仅盘活了土地,更留住了人。38岁的村民孙运满原本在县城打零工,如今回村负责合作社的田间管理。“守着家门口的合作社有活干,还有土地租金,一年能攒下5万元,照顾老人孩子也更方便。”孙运满说,像他这样的“返乡劳力”,村里已有20余人。合作社还针对留守妇女和中老年群体开设“灵活务工岗”,按天结算工资。“栽苗、除草这些活儿不重,一天能挣80元,够家里日常开销。”村民王孝英边说边麻利地分拣药苗。据统计,合作社已累计提供务工岗位50余人次,人均月增收约3000元。

“现在合作社带着干,日子有奔头!”村民王继芳说。

(大众新闻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慕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