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同壁财经
恐怖如斯啊!4月7日早盘,三大指数全线“炸裂”低开,个股一度超1000家跌停,2000家跌停跌超10%,早盘半小时成交超7000亿,这是之前半天的量!
不仅如此,截至9:50,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2506)日内跌幅扩大至8%,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C2506)日内跌超8%,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M2506)日内跌超8%——恐怕今天收盘的时候战况会更加“惨烈”了。
不得不说“黑色48小时”的冲击有点太爆裂了!!

港股那边也是全部“见证历史”的表现!恒生科技指数直接跌超10%,除了AH股溢价指数一片大绿,可以说这么多年都没有过这么夸张的行情!

一、美股暴跌,资金转战A+H市场
不过战况惨烈的也不止A股和港股市场——当地时间3日和4日,美股市场出现“黑色48小时”,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两日分别下跌11.44%、10.53%,日跌幅均在近五年的高位。
在这场风暴中,备受市场瞩目的美股“科技七巨头”全军覆没,苹果、特斯拉的区间跌幅均超过15%,“七巨头”平均跌幅达12.17%——短短两日内,这些科技巨头的总市值蒸发1.84万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且大幅资金在冲击下开始“转战”A股和港股市场。
据第一财经统计,目前已有超六成相关数据的QDII基金提前减仓美股,部分产品调仓幅度高达40个百分点,流入A股或港股市场。
二、科技仍有向上空间,或成为全年主线行情
不管这两天在关税和暴跌的冲击下,A+H市场如何沦陷,大家都要始终记住一点:那就是短期震荡不改长期趋势!
虽然今天早盘资金大幅流出,但是相信有心的朋友都能发现:国家队还没有入场!国家队还没有出手!!
综合历史上典型产业周期带来的行情,我们会发现当前科技股演绎的时间或空间都尚未到达极致,所以大部分机构仍然预计科技仍有向上空间,或成为全年主线行情。
成长行业不管是从政策来看还是产业趋势,都是硬核的主线老大,只要A股和港股还要存在,那么后续必然还会持续演绎,这就是唯一真神!国家队一定会有所动作!
另外,从指数表现来看,港股科技指数相对A股科技指数弹性更大,跑赢年份更多。不管是在 20 年、 24 年、25 年的上涨市场中,还是在 22 年的下跌市场中,港股科技主题指数表现优于 A 股科技主题指数。
所以大家今天想趁暴跌抄底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把重心放在港股科技股上面!在此指路一个指数
:
——港股科技指数(931574)
目前这个指数是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把与“美股七姐妹”直接对标的“中国科技十雄”一网罗尽,不管是从增长空间还是估值水平来说,都很值得在这个黄金抄底点去关注一下。
三、指数估值回归到机会值附近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价格还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日,港股科技指数(931574)的估值水平恰好低于22.9的历史分位(22.89),处于20%的历史分位,估值较低,并不贵。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科技范式转移都会催生新的指数王者——可以说经过今天的调整,港股科技指数已经形成了【低估值+高弹性+强催化】的“黄金三角”,大家可以通过跟踪的指数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布局指数,利用ETF的T+0交易机制和南向资金持续20+月净流入的共振,埋伏港股科技板块后续巨大的补涨空间。
具体布局中,可以构建"恒星+卫星+交易增强"的立体化策略体系:
1. 恒星仓位:核心定投打底
以60%-70%仓位布局港股科技50ETF(159750)作为长期配置核心,采用智能定投策略:
- 技术面触发:当港股科技指数回踩5日均线或前低支撑位时加倍定投港股科技50ETF(159750);
- 估值驱动:结合当前PE处于近十年20%历史分位的优势,设置每周/月固定比例投入
- 事件催化:在关税、美股暴跌等重要事件或者就像今天这样的行情下前后动态加码。
2. 卫星仓位:网格捕捉波动,配置20%仓位实施改良网格策略;并且利用港股T+0机制,对港股科技50ETF(159750)持仓成分股实施日内波段增强,
坚信一季报披露期到来后港股科技会在业绩验证下重新演绎,珍惜眼前的抄底机会吧。
作者:山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