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
五一假期将至,出游、聚会等活动增多,春夏交替之际也是各类传染病高发期。为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开心过节,昆明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以下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防控措施
1. 个人防护: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2. 通风消毒:居家或公共场所保持通风,定期清洁高频接触物品表面。
3. 健康监测: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早诊早治,避免带病出行。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登革热发病具有季节性,高发期为媒介伊蚊活跃期(气温稳定在25℃以上)。
防控措施
1. 防蚊灭蚊: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家中安装纱窗,清除积水容器。
2. 清理积水:清理阳台、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积水处,减少蚊虫孳生。
3.及时就医:从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返昆后,若出现发热症状,需主动告知旅行史。
4.提高警惕:若前往美洲、东南亚、中国部分边境重点地区旅游,提前了解当地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直接接触患者的吐泄物,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以及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都有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防控措施
1. 手部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做好手部清洁,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 饮食安全:瓜果蔬菜彻底洗净,贝类等海鲜煮熟后食用,不喝生水。
3. 隔离防护:感染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感染者避免为他人准备食物。
4.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污染的物品时,应做好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食物中毒
伴随夏季气温升高,食物易腐败变质,细菌性食物中毒风险增加,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野花和野菜是云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目前正值吃花的季节,若食用不当也可引起身体的不适。
白花(玉荷花),因形态和大白花(又名白杜鹃,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相似,易造成混淆。食用大白花后会引起中毒,轻者出现食欲减少、呛咳、精神萎靡;重者会出现结膜充血、呼吸急促、流涎、四肢无力、步态蹒跚、心悸;严重者则会极度狂躁,而后持久抑制、呼吸困难,因窒息而死亡。
防控措施
1. 生熟分开:处理生肉、海鲜的刀具和砧板需与熟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 充分加热:食物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蛋类;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需热透。
3. 谨慎食用: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从正规的农贸市场、超市购买可食用鲜花,不食用来源不明、不熟悉的野生植物。
4.及时就医:若出现严重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健康过节小贴士
1.提高素养: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健康提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均衡饮食:节日期间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荤素搭配,减少油腻辛辣食物。
3.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4.应急处置:若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或高热不退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来源: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赵婷婷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