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能化煤矿发生事故致5死9伤 去年刚完成智能化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22:00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4月15日,甘肃能化(000552.SZ)公告显示,2025年4月13日,其下属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金河煤矿(以下简称“金河煤矿”)掘进工作面发生二氧化碳突出事故,事故造成2人遇难,3人受伤,受伤人员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立刻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紧急救援,并责令金河煤矿停止作业进行整顿,按相关规定与程序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事故报告。

甘肃能化方面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该矿已经停产整顿;事故的进展需要等待安监部门调查,安监部门已经接管相关工作。

涉事煤矿已停产整顿

据新华社报道,4月13日9时19分许,金河煤矿一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突发二氧化碳突出事故,造成14人涉险。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事故当场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9人轻伤。21时40分许,3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他9名伤员目前仍在救治中。

事故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专业救援力量展开救援行动,目前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甘肃能化方面人士向记者表示,事故造成5人死亡,该矿已经停产整顿,安监部门已接管相关工作。

据悉,在此次事故发生前,金河煤矿于去年刚刚完成智能化建设。根据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官网于2024年9月发布的《关于甘肃能化股份有限公司窑街煤电集团金河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评定结果的公告》,经甘肃能化申请,甘肃省能源局按照《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国能发煤炭规〔2021〕69号)要求,组织专家对甘肃能化窑街煤电集团金河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金河煤矿智能化建设效果综合得分84.82分,达到Ⅱ类中级智能化煤矿标准;洗煤厂智能化建设效果综合得分80分,达到中级智能化洗煤厂标准。

甘肃能化公开表示,近年来,其加快智慧矿山建设步伐,通过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以及与高校院所开展战略合作,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资料显示,1994年1月,甘肃能化的前身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后于2023年将公司全称变更为“甘肃能化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甘肃能化”。改名的原因是公司及下属企业拓展增加了热电联产、化肥、建筑施工、光伏风电等业务,原有名称不能突显公司业务和地域现状,为体现未来发展规划,准确反映控制权关系,故而更名。

并非首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金河煤矿近年来并非首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记者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甘肃局网站查询到,早在2022年6月7日20时46分,金河煤矿井下综采支架检修硐室(南)距开口点152m扩掘处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5.4万元。依据事故结案通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甘肃局对金河煤矿作出行政罚款75万元。

2023年3月25日02时27分,金河煤矿16119油页岩工作面回撤液压支架时发生一起其他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3.1748万元。依据事故结案通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甘肃局对金河煤矿作出行政罚款75万元。

据上述2023年事故调查报告显示,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窑街矿务局整体改制成立的大型煤炭企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重组成立的股份制大型能源企业。全公司有四个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570万t/a,一个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40万t/a;管理与控制24个子分公司(单位),资产总额117亿元,在册职工11500人。金河煤矿为其下属主力生产矿井之一。

金河煤矿于1958年8月1日开工建设,1970年2月5日正式投产,原设计能力90万t/a,2020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t/a。矿井有三个进风井,两个回风井,采用平硐—暗斜井方式开拓,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的方法采煤。通风方式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