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天涯区:外摆烟火照见城市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0:35:00    

近日,三亚天涯区划定7个试点街区,允许商户临时拓展经营空间。“商业临时外摆”,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烟火气。

商业临时外摆如同撬动街区活力的支点,让城市空间释放出多元可能。对商家而言,从固定店面到“外摆经济”,几平方米的延伸区域可能是营收增长的关键增量:对消费者而言,这种“半露天”的消费场景可以打破隔阂,感受生活的惬意,不时发现一些小惊喜。外摆经济也激活了城市“微创业”土壤,手工饰品、非遗文创等业态借此触达更多人群,让街区从“千店一面”走向“万种风情”。

街区外摆由“禁”变“疏”,是城市治理的创新,体现了重商宠商、亲民惠民的理念。“临时外摆”并非一摆了之,与之配套的,还有“三定三包”制度。所谓“三定”,即定区域、定时间、定主体,划出临时外摆的边界;“三包”指包卫生、包秩序、包食品安全,明确临时外摆的底线。这种精细化的治理,将“临时”纳入“长效”管理,让外摆经济有序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临时外摆收获广泛认可,商家与消费者纷纷点赞。这一举措看似是管理规定的细微调整,却深刻体现出三亚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包容度,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践行。它打破传统思维,在刚性管理中融入柔性关怀,既坚守安全底线,又精准捕捉民生需求,为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留出创新经营空间,让城市治理更具人文温度。

当城市管理者以“绣花功夫”倾听商家的实际诉求,当政策设计能看见城市居民对“路边小摊”的需求,这座城市便有了更加温暖的质感。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 魏燕/文 三亚日报记者 黄世烽/图

编辑:赵世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