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乡日报】
开栏语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荣光。4月28日,我市5名职工获得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以匠心铸就品质,用坚守诠释担当,在平凡岗位上绽放不平凡的光芒。即日起,本报推出《致敬榜样力量 劳模风采展示》专栏,让我们跟随笔触,走近这群时代先锋,聆听他们的故事,汲取奋进的力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 姜楠
采访路平,是在她结束会议与即将出差的间隙。
已是下午1点半,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一附院)肿瘤医院的走廊里,一位身着白大褂的身影匆匆走过。她的办公桌上,几个小时前倒的热水早已凉透,匆匆扒了几口午饭,离到北京出差出发也只有两个小时,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 作为新医一附院肿瘤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她始终带领团队勇攀医学高峰,攻克癌症难题;作为乳腺癌康复者,她以“患者视角”重塑医者仁心;作为“路妈妈”,她培养了上百名医学人才。31年如一日,路平在与死神的博弈中,用坚韧与温情诠释着“生命续航者”的使命。
在“无人区”点亮一盏灯
“肿瘤治疗领域,只要发了指南我就会立刻去看,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路平说,“同事们都调侃我是‘行走的指南’。”1993年,她从新乡医学院毕业,意外踏入彼时冷门的肿瘤科。当时的肿瘤科成立仅两年,连基础设备都还不完善,许多患者和家属,甚至医生都对癌症治疗充满迷茫与无力感。 但是路平说:“作为医生,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病人。”
她带领团队在“无人区”开荒。2018年她牵头开展CAR-NK治疗晚期肺癌,2024年在全球率先开启细菌治疗恶性胸腹水、脑脊液CTC诊断、恶性肿瘤脑膜转移诊断等前沿研究。她心系基层医疗发展,在全国13省2个直辖市26家县域医院牵头进行乳腺癌诊疗调研,研究成果曾8次登上国际舞台。2024年12月,她牵头成立GCOG中国县域临床研究专委会,搭建起基层肿瘤诊疗与国际前沿对话的桥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面对癌痛这一难题,她牵头16家中心进行“PCA泵简易模式”治疗重度或癌痛危象,控制率达到100%。2024年3月,她带领团队接管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滑县医院肿瘤科,仅9个月时间,慕名而来的患者增加了6倍,团队成为医院的发展标杆。
无数个深夜,她所带领团队的微信群依然活跃:磋商项目申报、切磋诊疗规范、指导学生科研临床、逐一回复患者提问、讨论学科发展规划......
“生命的质量与长度同等重要”
“曾经,我也是一名乳腺癌患者,更能体会患者和家长的心情。”当被问及如何做好一名肿瘤科医生时,路平总能平和地说出自己的经历。
医病先医心,路平对此深信不疑。她说,肿瘤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煎熬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我们所做的,就是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基础上,尽量延长他们的生命,并且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我始终认为,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当我们无法增加患者生命长度时,增加患者生命宽度同样重要。”她一直努力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也从不回避自己的患癌经历,而且经常以自己做例子为患者打气,“我们活着就要精彩,即使倒下,也要精彩地倒下。”
“患者以生命相托,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而且给予他们家一样的温暖。”路平说。一名重病的大学生危在旦夕,她带领团队争分夺秒,举全科、全院之力与时间赛跑。一名被其他医院放弃治疗的危重食管癌患者,她带领团队全力救治,最终成功为患者延续生命。她为一对金婚夫妇策划惊喜仪式,为他们的病房里送去鲜花蛋糕,医护人员齐唱《甜蜜蜜》。老人握着她的手激动地流泪:“我老伴儿不幸得了癌症,但遇见您是我们的幸运。”
她牵头成立“路平志愿服务队”,2个月500多名志愿者加入,累计服务超1500小时,她们走进村庄、校园,推广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她牵头的新乡市民生工程项目——肠癌早筛,仅4个月就完成了2.5万例。在一次基层义诊中,一位无助的癌症晚期患者和她聊了40多分钟,最后泣不成声:“路院长,谢谢您啊,我心里舒畅多了,感觉生活还是有盼头的,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努力活着。”路平红了眼眶:“我知道,你们需要的不仅是药,还有希望,作为专科医生,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使命。”
“培养人才比发论文有意义”
路平的日程表上,管理、教学、临床、科研同等重要。
她十分重视团队建设与课程建设,并在肿瘤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耕。她带领团队率先开展《肿瘤学临床研究》课程,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操作指南。她执笔《中国县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以及恶性肿瘤合并三高管理手册,让更多的基层医生参与恶性肿瘤规范诊疗。她参与编撰“十三五”规划教材,让更多的医学生受益。
在学生眼中,生活上她是温柔的“路妈妈”,工作中又是严厉的路老师。多年来,她把培养人才当成意义重大的事情。她坚持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培养,每年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5人,培育基层医生的数量更是达到上千名。她的弟子中,有人成为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骨干,也有人扎根基层医疗。对此,路平表示:“基层是抗癌的主战场,必须让技术下沉。”
把团队带到自己能带的最高境界,要成为一盏灯,照亮别人前行的路。这是路平的座右铭。
“累吗?当然累。但我累并幸福着。”路平抚摸着胸前的党徽,眼神坚定。从青丝到白发,她坚守临床一线,用科研突破延长生命,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桃李满天下延续使命。
“只要还有患者需要,我就会一直站在这里。”在抗癌的征途上,路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